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健康养生 > 详情

银发潮来袭 营养给出什么方案?

21-12-22

本报记者 蒋 梅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一转变,必将对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方面提出新挑战、新要求,而老年营养健康管理与相关食品研发等问题尤其刻不容缓。

  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大会上,来自产学研的专家代表就老年营养前沿研究及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表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一半以上存在营养不良问题。针对老年营养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还需汇聚社会各方智慧,共同破解。

中度老龄化带来机遇与挑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有待解决。由于年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等变化,明显影响老年人摄取、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使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一半都存在着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关注老年人营养健康,为老年特殊人群提供适老、助老绿色食品和健康膳食尤为重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龄工作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养老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指出,健康养老消费需求巨大、潜力巨大,“十四五”时期,我国老龄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发展,进一步激发有效需求。应分领域、分种类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发展规划;大力扶持品牌、连锁企业,推动养老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扶持老龄民族品牌和头部企业。

多学科跨专业聚焦老年营养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迅速增加。那么,老年人日常想吃什么?市场又提供了什么?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老年食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多以麦片、核桃粉、芝麻糊等糊粉类为主,一些老年食品糖油盐超标,不适合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老人食用,难以满足老年人对丰富多样、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

  “无相关标准、无明确产品。”说到老年食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教授荫士安说,国内尚没有老年食品安全标准,目前市场上的老年食品多属在打“擦边球”,需要规范老年食品,引导消费,促进老年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没有标准,老年食品如何科学研发?荫士安说,老年食品的开发,实际上是婴幼儿食品开发的“逆过程”,比如一些易咀嚼颗粒食品、泥糊状食品、营养米粉、配方食品(奶粉)。他认为,借鉴婴幼儿食品标准、理念开发老年食品,将是老年食品发展的一条捷径。

  中餐食材品种多样、烹调方式复杂,营养评估是难点。食品营养专家范志红建议,老年餐营养环境评估的评估点设计应以有无适应不同咀嚼能力老人的食物、有无适应不同慢性疾病老人的食物、有无适应不同食量需求老人的食物为前提。

  合成生物学、定制益生菌……食品科学前沿创新成果将对老年营养产生影响。同时,膳食营养对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关联不断被研究发现。老年人抑郁等心理障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显示,膳食模式、特定食物及营养素与抑郁风险显著关联。营养精神病学作为一个新领域,研究发现可能通过营养素、肠道菌群和炎症等途径作用于心理健康。探索将膳食改善的策略用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处研究员殷召雪介绍,国际营养精神病学研究学会已推荐临床使用n-3不饱和脂肪酸用于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重度抑郁的治疗。

  基于当前研究证据,殷召雪给出的预防抑郁的膳食建议包括坚持健康膳食模式,比如地中海膳食、日餐等;增加水果、蔬菜、干豆类、全谷物、坚果和种子等的摄入;多摄入富含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用有益健康的营养食物替代不健康的食物;限制过度加工食物、快餐和甜食的摄入。

研究成果亟须落地转化

  近年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围绕老年营养餐这一主线,不仅制定了《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快速评估指南》《老年营养师职业能力认证指南》等团体标准,创建了以“‘营’接人口老龄化挑战”和“老年营养领导人论坛”为主题的品牌学术会议和“老年营养餐网络配餐大赛”;为推动老年助餐数字化试点工作和“特护膳食”的探索,还走进社区、养老院、养老驿站,宣讲示范指导一餐一饮为老人营养加餐,请知名营养专家为养老机构培训授课……营养食品分会在一线不断进行着营养实践并积累经验。“研究老年营养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这是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反复强调的。

  北京康贝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安提出了老年食品的发展思路,如普通食品功能化、功能性食品大众化。马安认为,当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老年营养保健食品要让老年人吃得起。他说,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快速推动养老事业的当务之急。而科研成果要转化成产品,产品要有市场,市场需要营销。“谁去搭这座桥,引这个路?”马安认为,这正是企业家要做的事。“因为我们有充足的产能和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企业、科研团队和养老市场有机资源整合,把研发生产的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和特医食品精准地推送给每一个有需要的老人。”

  老年营养管理是养老机构的难题,也是重要的课题。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总经理周素娟介绍,燕达制定了《全面营养管理规范》,对老人实施全面营养不良筛查,入住后筛查率达100%。中心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营养风险管理,8人营养师团队负责制定个性化营养配餐方案。此外,为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保障营养健康,燕达成立了“吞咽功能障碍全人整合照护模式研究组”等多学科跨专业研究项目组,进行综合干预。此外,至少每月开展一次营养大讲堂。多种举措下,老人营养不良率显著降低。

  阿里本地生活(饿了么)食品安全总监苗虹这两年一直在做老年餐服务数字化项目试点工作。会议间隙,她翻动手机向记者演示按长辈模式设计的页面,大字体、色彩高对比度,服务板块更清晰。苗虹介绍,饿了么对老年人日常强需求的四大板块——点外卖、逛超市、去买菜、去买药等,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视频通道采用“真香”频道的定制化长辈模式,视频页面为老年人的用餐提供了更丰富的多样化选择。此外,页面上还有与北京民政局养老助餐合作项目“老年餐”专项入口,解决了“老年人寻找入口难”的问题。

  苗虹建议,养老助餐数字化为服务老年人和数据监管带来便利;养老驿站网络供餐模式基本可行,但大多数驿站没有供餐能力,没有集体配餐配送能力,餐食种类不够丰富,养老驿站的供餐资质有待政策支持;应开拓新型养老助餐点(餐饮新零售小店、盒马邻里小站等)。她强调,养老助餐数字化本身不能仅仅做成公益项目。

  针对现实生活中老年营养的难点痛点,付萍深有感触地说:“信息不对称使老年人很难获取、选择正确的营养知识和信息。有钱难买老来瘦、粗茶淡饭保平安这类传统观念,对老人影响其实挺大的。”同时,老人子女、看护人对营养的认识不足,忽视了有些老人由于咀嚼和吞咽存在困难,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的问题,对此应加强对老人体重的监控和力量的测试。付萍建议,老年人应定期去看一看营养科,如果有营养问题,可以及早进行纠正。“从观念和政策上讲,没有把营养问题作为一种疾病。一些医院营养科开的特医食品需要到超市、商店去买,这降低了老人的信任度。此外,专业的老年营养师缺乏,目前行业以培养公共营养师为主,其对老年营养了解认识不足,未来还需要培养更多的老年营养师。”付萍说,“哪怕是老年人自己学一些营养知识,都是有必要的。”

  谈及老年食品的产业化,付萍认为,虽然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容易咀嚼、消化、吸收的预包装食品,但适合老年人的食品还是相对缺乏。主要原因在于老人的购买力相对低,所以商家不太愿意生产,即便是做老年食品的厂家,也更愿意在产品上标称“中老年”,休闲食品更是很少有适合老年人的。破解老龄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还需要汇聚社会各方智慧共同发力。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