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破解健康生活方式“执行难”

破解健康生活方式“执行难”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推动健康知识从入眼到入脑再到入心,最终转化为守护健康的真本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要破解健康生活方式“执行难”的问题。落实落细这一民生大事,每个“社会细胞”都是主角。追求健康的步伐不应单在9月发力,更应在全年持续向前迈进。

  随着健康知识的日益普及,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已从2008年的6.48%提升至2024年的31.87%。居民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随处可见:家庭的餐桌上,学校、公司的食堂里,减盐减油减糖、营养均衡的饭菜备受青睐;公共场所中,吸烟的身影越来越少;公园里,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活动筋骨、强健体魄;在社交平台的健身直播间里,众多网友共同跟练、共享健康……

  在追求健康的路上,也有部分人落下了。有人任性而为,暴饮暴食、熬夜、抽烟、酗酒,将健康拒之门外;有人虽心心念念健康生活、保健养生,却总被各类“假专家”“真骗子”忽悠。从中可见,健康生活方式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知信行”统一;让健康生活方式从理念变为行动,相关各方需要付出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宣传,但一些地方仍未摆脱发材料、作宣讲、拉横幅等老套路,形式单一、效果不佳。来自专业机构的调研显示,对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无法准确掌握健康宣教的成效。基层工作人员坦言,由于人力不足、资源投入较少,宣传活动多为“阶段性”“运动式”,未形成常态化机制。居民反映,宣传活动没有根据地区、职业、年龄“量身定制”,单一的内容无法打动人心。

  开展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需要每个“社会细胞”摆脱思维定式,多拿出一些破解“执行难”问题的金点子。当前,在许多地方,“健康积分制”“慢性病人群色卡管理”等工作模式已落地,调动了居民主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双证培育模式,为全民健身与健康指导提供了师资支持;健康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公园、进菜市场、进公交地铁等,让健康知识融入群众生活的多维场景。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也启示更多地方举一反三,因地制宜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让健康生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底色,关键在于用心、用情、用力,面向不同群体,提供令人有感、感后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唯有推动每一位居民都动起来并自觉关注健康、维护健康,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走进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网 电话:
地址: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2005009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