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低咖啡碱茶树资源

低咖啡碱茶树资源

咖啡碱是茶叶滋味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其可与茶氨酸、茶黄素或茶红素形成络合物,提高茶汤品质。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缓解疲劳等作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适量地摄入咖啡碱有益身体健康。然而,过量地摄入咖啡碱,可能会引起失眠、焦虑等问题。对于心脏病患者和孕妇等特殊人群,过量摄入咖啡碱更是存在健康隐患。因此,低咖啡碱或脱咖啡碱茶叶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据美国茶叶协会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8%的茶叶消费是脱咖啡碱茶叶。

  目前市场上的低咖啡碱茶产品生产多采用热水浸提法等加工方式,可能会导致茶叶风味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因此选育低咖啡碱茶树品种是更安全、有效的选择。

  咖啡碱是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对于茶树而言,有一定的抗病虫功能。自然界中,低咖啡碱茶树相对稀少。

  咖啡碱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些关键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咖啡碱的合成异常,从而产生咖啡碱含量特异的茶树。其中,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具有丰富的序列变异多样性,导致酶的活性也具有多样性,从而导致不同茶树中咖啡碱含量存在差异。

  茶叶中咖啡碱含量约占干重的2%—5%。NY/T 2031-2011《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茶树》规定,咖啡碱含量≥5%或者≤1.5%的茶树被认为是特异种质资源。尽管低咖啡碱茶树稀有,但在我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获得了许多咖啡碱含量低于1.5%,甚至接近于0的茶树育种新材料,以下介绍几种低咖啡碱茶树资源。

  可可茶:20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叶创兴等在广东龙门发现了天然无咖啡碱只含可可碱的毛叶茶(又叫可可茶),并筛选出新品种。2008年,中山大学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优良无性系选育出了无咖啡碱高可可碱的可可茶1号和可可茶2号,并成功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

  红芽茶: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福建省南部山区发现了不含咖啡碱的茶树资源——红芽茶。其茸毛稀疏,形态特征上与可可茶明显不同,基本不含咖啡碱,富含可可碱,含有常规栽培茶树缺乏的原花青素等特异成分。

  此外,我国低咖啡碱茶树种质资源还有西南地区的厚轴茶、大厂茶和秃房茶等茶组植物野生近缘种。低咖啡碱茶树的培育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一些低咖啡碱茶树品种正在逐步试种和应用,未来将会为茶叶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返回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网 电话:
地址: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2005009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