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甜玉米 种出共富路
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冷水镇,种植户卢荣根种植的鲜食甜玉米、花糯玉米近日正在抽穗。“还有一个多月就可以进行采收,到时候将销往宁波、台州、丽水等地区。”卢荣根说,他所种植的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下简称“玉米研究所”)在当地推广的鲜食玉米品种,因口感好、品质好,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悉,磐安县现在大约种植3500—4000亩鲜食玉米,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新途径。
“磐安县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点,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等适宜平原的农业作物,但很适合种植玉米。”玉米研究所副所长吕桂华说,一直以来,磐安县种植的玉米都以饲料玉米为主,收成和市场情况都比较一般,每亩地收入大约在800—1000元。
玉米研究所原育种室主任郭国锦(左)在磐安县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指导种植
2016年起,在浙江省农科院、东阳市政府支持下,专业对口的玉米研究所开始与磐安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技术合作,为磐安县玉米种植产业开辟了一条从玉米选种、种植到销售、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式帮扶路径。
玉米研究所首先根据磐安县独特的气候、地理等实际情况,决定在磐安县推广种植鲜食玉米。“磐安山区以壤土为主,降水多,老玉米晾晒困难,品质收成也会受影响。”吕桂华介绍道,“相较而言,鲜食玉米生育期较短,符合当地的实际。另外,它易于种植管理,同时符合周边地区的市场消费习惯,在经济效益上也比较理想。”最终,该所选择了其自主研发的“浙甜10号”“浙甜12号”“浙甜16号”“浙甜20号”等甜玉米品种。卢荣根种植的品种就有“浙甜10号”“浙甜20号”。
在推广初期,因种植户不熟悉品种特征特性,生产管理效率不高,该所每年划定一片示范种植区,面积在200—500亩不等,示范区内所有种植户按照田块大小,按需申领种子。初始两年免费供种,产生经济效益后,农户可自行购买种子,扩大种植面积。
每年5月,玉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会针对玉米苗期管理、防虫防病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同时,科研人员还会下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农户铺苗床、浇足底水、做好保温保湿以及整套的促早栽培设施育苗技术。
为免除玉米种植户销售的后顾之忧,播种前,东阳市相关部门与玉米研究所团队积极与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鲜食玉米流通商做好对接,促成流通商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收获后,流通商按协议要求,应收尽收。种植户在销售环节基本不用发愁。
“现在,磐安县每年的春玉米市场均价可达每公斤10元,亩产值能超10000元。夏玉米9月底采收,价格波动较大,平均亩产值3500元。”吕桂华说,当地种植鲜食玉米每亩净利润在1500元以上,较传统玉米平均每亩增收1000—1200元不等。
玉米研究所还在磐安县当地引进中草药种植等新的栽培模式,推广实践“贝母/甜玉米/小番薯”“贝母/甜玉米—秋大豆”等种植模式,为种植户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入探索更多技术路径。
(江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