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地理标志快车 “玉环文旦”加速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规范使用地理标志,能为农产品拓宽市场;滥用地理标志,以次充好,会损害农产品的声誉,逐步失去市场竞争力。”台州市玉环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玉环文旦”作为浙江柚类优良品种之一,是玉环市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于2018年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自“玉环文旦”获批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来,该市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加强地理标志运用和日常监管,推动“玉环文旦”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玉环文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市场主体有18家,年产值2.1亿元。
为夯实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该市出台奖励政策,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市内从事文旦相关产业并且符合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运行规范的企业、合作社等主体,从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及销售大户等三方面进行奖励。其中,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奖励,是对有许可“玉环文旦”品牌且拥有自主品牌、建立二维码可追溯体系且运行规范的文旦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产地建设水平、果品优质化水平、品牌市场影响力等评选指标进行综合考评,以此激励果农塑造高品质的“玉环文旦”品牌形象。
奖励政策只是保护“玉环文旦”地理标志的一个方面。针对伪造或擅用地理标志的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该局强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监督管理,开展线下执法专项行动和线上文旦销售定向监测。
2021年,该局牵头对3年的文旦互联网行为作出分析报告。“我们从主体分布、价格、标题、文案、评价等方面分析了1332个‘玉环文旦’相关商品链接,全面了解互联网销售现状。”该局网络交易和广告监督管理分局局长姚仁介绍,通过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冒用、滥用“玉环文旦”地理标志的行为,还能指导各店铺纠正不规范宣传,展现自身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
“保障品牌健康有序发展,还要健全地理标志工作体系。”玉环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构建了文旦生产体系,制定出系列标准,在全市范围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狠抓果实品质管理,积极推广大棚设施栽培、果实套袋等技术。同时,对规模文旦生产基地、专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和证明商标许可制度,建立统一的质量监督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在监管的视线范围内,健康发展的“玉环文旦”地理标志产品乘上宣传的快车,进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据了解,玉环充分利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同步宣传,并积极开展多种线下活动,扩大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
此外,该市将“玉环文旦”区域公共品牌与当地农业企业品牌相结合,提升市场知名度及影响力,并搭建行业协会与快递公司交流的平台,争取到优惠的快递费用,为果农争取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提高“玉环文旦”销量、促进其长远发展提供条件。
(夏弦 周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