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行业方向 > 详情

王宜委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

22-03-09


    餐饮行业是最终消费和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对稳增长、促消费、扩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餐饮行业也是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各项帮扶政策都要予以倾斜,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如何帮助餐饮行业渡过难关、挖掘新需求、带动新消费,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本报讯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

  王宜表示,中华饮食文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中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行业载体,具有历史悠久、食材广泛、工艺精湛、品类丰富、风味多样、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等特点。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中餐是一种硬实力,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吸纳劳动就业、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和社会角度看,中餐是一种软实力,在满足人们美好饮食生活需要、塑造文化品牌形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餐也是外国人眼中代表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遍及世界各地的中餐馆,既是海外华人谋生的重要手段,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的重要依托,更是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开展公共外交的桥梁。

  王宜认为,饮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全球食物相互连通,在食物面前,人类的命运愈发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饮食文化越来越成为人类的交流名片,成为各国互相了解的重要窗口。

  王宜表示,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出去”需要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以下支持:一是开展“国际中餐日”活动。建立多部委指导、多方联动的机制,发挥国际性行业社团的力量,在海内外同时开展“国际中餐日”活动。二是组织现有外宣资源形成合力。设立中华饮食文化外宣协调工作机构,组织现有资源形成合力,统一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计划,打造品牌活动,创建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或展示馆等宣教基地,不断提升中华饮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三是设立专项基金助力海外中餐发展。在推动中餐标准化、国际化,建立评价体系,引导国内品牌餐饮企业“走出去”,加强海外中餐厨师和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专项基金支持。

(张丽娟)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