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食品安全 汇聚热点新闻

中国食品网 > 三农资讯 > 详情

巧抓农时 着力春忙 德州武城县老城镇菜苗种植产销两旺

22-03-04


  开春以来,随着春茬蔬菜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的菜农们抢抓农时忙育苗。武城县老城镇绿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内,1.5万余株西瓜、黄瓜、冬瓜等蔬菜苗正在装车,即将运往河北省蔬菜种植基地。据菜农介绍,春茬菜苗培育过程中要经过多道程序,秧苗的状态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的最终产量和收益。

  合作社共有7个蔬菜育苗大棚,年育苗能力在2000万株左右,其中300万株蔬菜苗运往武城县各大蔬菜种植基地,能满足武城县1.6万余亩的蔬菜种植面积。

瓜菜育苗产业成为推动老城镇农业再造升级的重要引擎

  “这是将5万棵苗发往夏津县的订单,今天把苗送过去,让农户种上。这是甘蓝苗,这时候种天气温度适合,甘蓝苗比黄瓜苗、西瓜苗都抗寒。”合作社负责人说。

  为提高果蔬种苗的成活率,合作社引进先进的种苗嫁接技术,严把育苗质量关,确保育苗质量安全稳定。

  “现在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拼苗,就是把壮苗放一块儿,把弱苗放一块儿,用壮苗接苗。嫁接以后的苗成活率增高,种在地里抗重茬。”合作社工作人员说。为满足春茬果蔬种植的多样化需求,合作社在培育常规蔬菜种苗的基础上,加大多品类果蔬种苗培育力度,采用“订单育苗”的方式,极大满足了市场和农户春耕种苗需求。

  “合作社一天能育10万株左右的苗,包括茄子、辣椒、西红柿、冬瓜、西瓜、豆角,还有西葫芦一共20多个品种。基地一共有7个暖棚,2个联动大棚,全年能育两千多万株苗。”合作社技术员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产业是关键。老城镇大力实施人才回乡工程,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引导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老城镇多途径争取在外发展的各类人才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动员他们通过投资、创业等方式参与家乡乡村振兴建设,形成乡村振兴共建机制。这些回乡人,在老城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基地,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各显其能,带着乡亲共同致富。

(张敏 杨娜)


0

热点排行

上一篇 下一篇